美国私立寄宿中学申请录取要素分析
美国私立寄宿中学申请录取要素分析
文/曲佳慧
随着美国中学留学的井喷式发展,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每位学生和家长着重思考的问题。申请是一个全面而细致的流程,标准化成绩、面试、文书、在校成绩、推荐信 ……任何一项要素的缺失都会造成“短板效应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即使申请材料面面俱到也很难赢得招生官的青睐。如何让申请要素效用最大化,是值得重点分析和讨论的问题。
一、标准化考试
对于顶尖学校,毫无疑问,标准化成绩越高越好,而且每年都在刷新纪录,托福成绩 100分、 SSAT成绩 90%以上已不能让你占据绝对优势。然而,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分数都只是一个参考和敲门砖。很多 “低分逆袭”和“高分沦陷 ”的案例也证实分数并不代表能力。例如, 2017年W同学的托福成绩为 90分, SSAT成绩为 70%,但通过认真准备面试、积极沟通,顺利拿到了如史蒂文森中学、邓恩中学等学校的录取。而 Q同学,特点不鲜明,活动经历不多,面试比较被动,托福成绩 105分, SSAT成绩 87%,结果却被放在了等待名单中。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生的托福和 SSAT成绩常常存在 “跷跷板 ”的情况,即:二者之一低于学校要求而惨遭淘汰,实在可惜。所以我们建议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要做好规划,合理备考。
关于标准化考试,招生官越来越重视写作部分的成绩。第一,口语和听力都是在面试过程中可以了解的,而写作能力只能在标准化考试中得到体现。第二,阅读写作在美国的教育中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
所以,正确对待标准化考试,一要认清形势,二要均衡发展,三要重视写作。
二、面试
面试其实很简单,但要取得好的面试结果却很难。简单在于问的都是比较固定的常见问题,难在于好的答案却不固定。很少有学生在第一次面试培训时就能意识到面试其实是一个自我推销的过程,往往是在几次面试培训之后才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懂得如何有效地推销自己。
所谓自我推销,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经历,尤其是参加过的活动和比赛,艺术、体育等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家庭教育背景等。其次,熟悉具体的面试话题和问题。虽然面试问题千变万化但不外乎于几个话题:兴趣及活动、在校情况、家庭情况、基本信息、赴美原因、创新类话题等。只要提前对每一个话题有所准备,整合一些回答素材,就可以从容应对面试问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的时候换位思考是有必要的。作为阅生无数的招生官,同一个问题,听到的答案可能 80%是类似的。如果站在面试官的角度,必然希望听到与众不同、有思考性的答案。举例来说,关于兴趣爱好,可能 80%的学生喜欢提到弹钢琴、打篮球、游泳、乒乓球或羽毛球。毫无特色和新意的答案不足以吸引面试官。相反, Q同学喜欢观鸟和跆拳道, W同学爱好养植物, Z同学热衷表演, X同学喜欢茶艺, C同学喜欢芭蕾, L同学喜欢创作漫画, Y同学喜欢自创 APP,L同学能快速拼出 7×7的魔方, C同学擅长高尔夫, L同学常练习马术, Z同学会五种语言等,他们却给面试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如果没有独特的爱好和经历,也可以用参加过的活动和比赛把内容谈得充实一些,将自己的爱好转化为特长。例如 M同学喜欢打篮球,在学校是篮球队队长,时常参加北京市中学篮球比赛,而且常常名列前茅。 L同学喜欢写作,坚持每天写日记,作品常发表在文学周刊上,平时还给学校戏剧社写剧本,并曾自己创作过 3万字的小说。总之,兴趣加活动会帮助你丰富自己的答案内容,让招生官通过你独特的介绍记住你。
面试是一种交流,语言能力也非常重要。词汇量、口语流利程度这些都需要日积月累才有效果。在没有思路的情况下,可以多思考 6个W,即 What,Why,Which,Where,When,Who,会使你的答案更全面、更丰富、更具体,也更流畅。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很多学生容易忽视的一点是对学校的了解。提前浏览学校官网很有必要,同时要多问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能给学校带来什么,对学校有什么问题。因为这些都是面试最常问到的问题。
面试的形式分为校园面试、来华面试、 Skype面试、第三方面试和校友面试。最为有效的当属校园面试,但校园面试因为每天招待人数有限,加之行程安排时有变化,需尽早规划。
面试的第一印象很重要,身着正装、面带微笑、谈吐有度总能给人好的印象。除此之外,主动打招呼、合适力度地握手、自信的音调都会给面试加分。
综上所述:
积极主动 +提前准备 +与众不同 +流利表达 +了解学校 +校园面试 +行为仪表=面试脱颖而出
三、文书
好的文书就像好的衣服,不是最华丽、最流行才叫好,关键是合适。一篇合适的文书需要体现学生的特点,内容涵盖广泛,细节之处要打动人心,并加以事例点缀。在准备文书的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做到内容和观点上都与众不同。很多学生的文书中有许多优秀的思想和多彩的经历,但有时在用词和结构上不是很符合美国人的表达习惯,可能一些观点的表达就不够充分和全面。这就需要进行细致修改,使文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自己的特点,并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
文书和面试类似,很多学生在准备素材的过程中容易千篇一律或者素材选取不当。 L同学是综合能力很优秀的学生,然而第一年 DIY申请马德拉中学等多所学校全部失利。第二年又重整旗鼓。在和她本人及其家人沟通之后,我们先是提出之前文书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修订建议,同时又从学生身边的一些小事和细节入手,挖掘了她独特的优势,并在文书里加以补充、体现。结果 L同学 9申9,不仅获得了玛黛拉女子中学 10年级的录取通知,还收获了西城中学、乔治高中等顶尖中学的录取通知。
四、在校成绩
成绩单是学生学术能力的体现,多数学校申请时需要提供近三年的成绩。招生官通过成绩单可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学校背景、学生在校成绩、排名和绩点以及是否在读等。很多偏学术的学校会比较看重成绩单这一项,当然顶尖中学更是要求学生成绩在年级中是佼佼者。有些申请者会向学校展示历年获得的三好学生奖状,但实际上招生官更认可的依然是学校正式的成绩单。
离开校园去准备留学申请是不可取的,在校申请不仅是为了保持良好的成绩记录,也是方便后续跟进、更新在校活动。 W同学,一开始成绩一般,不自信,但十分努力。为了不耽误在校课程,将校园走访的时间安排得特别紧凑,回国后第二天即回校学习。短短半年的努力,她能够把标准化成绩和在校成绩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招生官被她的成绩和进步程度所打动。新年伊始,她便组织学校联欢活动,并积极向招生官更新自己的成果。最终努力有了收获,录取结果比预想要好得多,她所申请的学校中有半数都给她发了录取通知。拿到录取通知的她也变得自信许多,父母明显感觉到了她的改变。
五、推荐信
有效的推荐信首先要有实质性内容。通常老师推荐表格的内容比较简单,那么如何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印象,发挥推荐信的积极作用呢?在与顶
尖中学面试官的沟通中我们发现,学校认定一个表现优异的学生通常会有几个让老师印象深刻的特点。如果能通过推荐内容举例具体说明,会体现出老师比较重视这个学生,近而给招生官留下深刻印象。例如 M同学申请寄宿中学 8年级,获得了四所优质初中的录取。其中格瑞森林中学(Garrison Forest School)特别写信赞扬了她的推荐信:
The Committee was very impressed by your remarkable teacher recommendations.Your teachers describe you as an“excellent,outstanding,responsible and diligent”student who“is very active and passionate about class.”Your math teacher told us that you“always earn the No.1 in exams.”Congratulations!Your teachers clearly think you are an amazing and accomplished young lady and I could not agree more.
大意为:招生委员会对你的老师推荐信印象特别深刻,你的老师形容你是一个优秀的、杰出的、负责且勤奋的学生,并且课上也很积极。你的数学老师告诉我们你在考试中总是得第一名,恭喜!你的老师们明确表明你是一个突出的、表现优异的女生,我非常赞同。
第二,除了常规的三封推荐信外,能给申请加分的还包括知名人士的推荐或校友推荐。前提是对方必须了解学生本人,并且能在信中描述学生的特长和亮点。 C同学, 8申9,顺利获得圣詹姆斯中学( St.James School)等顶尖中学的录取。该同学热爱舞蹈和声乐,常跟随中国童声合唱团参加各大演出。父母在申请过程中很配合,积极找到导师杨鸿年及英国著名指挥家从专业角度写了两封推荐信,这在申请过程中帮 C同学加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