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方法- 有效订正还是主动进取

英语学习方法:有效订正与主动进取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常有这样的发现:今天错了的题目,让学生订正了,可过了几天,学生仍会出现同样的问题,而且还错得一模一样。错的内容小到一个词,大到对一段话的理解。其原因就是:学生错了题,只在乎改正答案,并没有真正从题目的理解去考虑错误问题,没有去思考错误的原因,也就不会从错误中得到启发,让自己以后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他们的订正只是为了一个正确答案而已,说白了是为了完成老师要求的订正任务,迫不得已才订正的。因此,当学生拿到错题要订正时,他们往往会去最要好的朋友那儿或学习好的同学那里要个答案,一擦一改,就算交差了。这种订正叫做无效订正,因为这是一种被迫或不情愿的订正,没有任何实际价值或作用。
那么,什么是有效订正呢?

It’s time____ ——now, John.
A. get up B.to get up C.getting up D.to getting up
看到本题后,首先跃人脑海的是句型it’s time…,或是it’s time for+名词,或是it’s time to do sth.。根据所给的选项,就可以判定本题是考查it’s time to do sth.的句型。
这才是订正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既要说明错误的原因,也要解析一下该词或句型的用法。
心理学中的 “首因效应”和“先人为主”,都告诉我们第一印象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真正改正错题,做好有效订正,并在以后少犯同样的错或类似的错呢?

1.要明确作业订正的目的。订正不是为了一个正确答案,而是为了理解。做题是为了对知识掌握的检测,从中了解学得怎么样,并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订正是让学生从不理解中获得教训,通过反复的思考分析,最终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正确到正确的过程。

2.要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现象表明了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或某一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也可能是不理解题意而出错,也可能是笔误,也可能是出于马虎或者是不会做等原因。只有知道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老师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订正。

3.老师在指导学生订正作业时不能着急,一定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一定要让学生知道错误的原因与改正的方法。学生错了题,一定要让学生先读题,明确题目中的要求,再想想自己错在哪里。如果一时找不到错误原因,老师可以就学生出现的错误现象与答题结果来个比较,让学生从中找出不当之处,让学生在比较中由内心发出“哦,原来如此!’,’那么学生就是真正思考过了,这样的订正才是有实效性的。

4.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错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订正。让学生在自己的理解、分析中找出错误原因。因为学生自己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是真正属于他们的发现。这样的发现是学生的自主获得,也就能长期地留于自己的脑海之中。这个思考的解题过程,比答案要重要得多。
要知道,学生平时的一知半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多,等到问题堆积如山时,也就是放弃之时。如果平时的单元学习,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这些错误不能及时解决,试想,到了该综合复习时,他们还能抓到f么呢?

学习中主动的订正和积极的进取是获得成功的关键。作业中的错误就j学习中出现的漏洞。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啊!

为什么在一样的班级里学习,成绩差距那么大呢?为什么在同样的培训班里学习,获得的成绩都不一样呢?

说实话,我很喜欢学习认真的孩子,即便他智力一般,接受知识的能力一般,学习成绩一般,只要他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我就很喜欢。我觉得能够从心里说服自己静下心来学习自己不知道或不理解的内容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一个人学习态度的问题。在我看来,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一样,都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学习效果。

有一次,学校进行英语口语实验班招生面试,当我在给一个转学来的学生考查口语时,发现这个孩子的身上有一些与同龄人不一样的特质。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与我交流时他是带着笔和本坐在我对面,而且对我的每一个问题都很专注,每次回答之前都给自己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的孩子,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因为我认为这个孩子一定是受过很好的教育,因为从他的举止和回答问题的态度上我能看出这一点。他对待学习的态度很端正。

学习态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作用已得到许多研究实验的证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仅直接影响学习行为,而且还直接影响学习成绩。那些喜欢学习,认为学习有意义的孩子,不仅在课上认真听讲,而且课下也很自觉地完成作业。相反,那些对学习没有兴趣,认为学习无用的孩子,往往在课堂上的行为问题多多,作业完成状况也不是很好。所以,不仅是我,很多专家也认为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与其学习效果密切相关。在学校情境里,如果其他条件相仿,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取得的学习效果总是远胜于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
一个认为学习很有意义并且喜爱学习的孩子在学习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或阻力的时候,也就是遇到挫折时,耐受力相对来说就很高,表现出吃苦耐劳、百折不挠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没有好的心态是无法得到好的学习效果的,做练习也是一样。

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心急火燎地完成作业,把作业当成玩的绊脚石,一心想着有更多的时间去玩。他们认为错一点没有关系,反正自己会做,心思完全不在作业上。以这种心态来做作业,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还有的学生,做作业时看上去很是认真,家长也认为孩子是很认真地完成了作业,但成绩就是提高不了。为什么呢?在与家长交流中,我发现,这类孩子写作业的方式是:一回家,放下书包就开始写作业,一会儿就完成了。然后就去玩了。父母一问,孩子就说“作业都写完了”。在这类孩子的眼中,作业就是任务,完成了就可以了。而家长往往也是持相同的观点,认为不就是作业吗?完成就可以了。诸不知,这种“没嚼够,就下咽”的做作业方式是典型的“消化不良”。所以,不当的心态导致了不佳的学习结果。

在调查中,我发现,绝大部分优等生的做题方式是值得借鉴的。首先,先看书复习,然后检查笔记;其次,先看讲解后做作业。这样一来,做作业之前,先复习了新学的内容,对所要做的作业有了一定的理解,再做起来效果就会好多了;而且,这样做作业因为是学生自己主动去做的,所以其心态就很放松,结果自然就比较理想。

那么做题的效率如何提高呢?平时,要在掌握单元知识的前提下,以平和的心态认真完成课时作业。在为大型考试(期中和期末)复习时,最重要的是静心选“好题”。千万不能见题就做,不分青红皂白,那样的话往往会事倍功半。试题应是围绕着知识点进行的,由于很多题是相当类似的,所以要选择想得到强化的知识点,然后围绕这个知识点来选择题目。题并不需要多,类似的题只要一个就足够。选好题后就可以认真地去做了。自愿做题的效果要远胜于将试题当任务来完成的效果。自愿做题能提高做题的效率或效果。因为是自愿做题,对于做错的题,学生往往能及时认真思考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不清还是因为马虎大意。分析之后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最后做好订正。这样做题效率就会高得多,效果就会更好。动动脑筋,学会思考着做题,效率就会很高的。